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山东通过加速发展以5G、AI、算力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强化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大幅推进电力产业向绿向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山东移动携手寿光国能发电厂,积极探索5G+AI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造绿色电力新生态,为电厂的智能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寿光国能发电厂监控中心,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上,各类物联设备的接入情况、实时报警信息、缺陷统计和分类管理数据一目了然。
基于5G、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山东移动助力寿光国能发电厂打造出5G+AI智能巡检系统、5G视觉诊断、5G+图像识别跑冒滴漏识别等一系列创新应用。这些应用如同电厂的“智慧之眼”,时刻注视着电厂的每一个角落,确保电力生产的稳定与安全。
在电厂,每天都有成“山”的煤炭被运进来,在这里被研磨成面粉一样细的颗粒,送入锅炉,能量经由水蒸气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通向电网,支撑千家万户的用电需求。然而,传统的电厂巡检工作面临着24小时人工巡检强度大、记录效率低等诸多难题。
为助力破解这些难题,山东移动在电厂搭建5G专网,满足厂区5000个机械设备的5G连接,落地5G+AI智能巡检系统,让电厂巡检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电厂的各个角落,5G双感摄像头、5G巡检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着。它们如同电厂的“守护者”,用敏锐的“眼睛”和“大脑”时刻关注着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问题,它们会立即发出警报,电厂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设备的实时状态和历史记录,实现了对电厂运行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
此外,5G+工业视觉检测应用更是让电厂的巡检工作如虎添翼。该应用利用5G的高速传输特性和AI智能分析能力,同时与PI系统对接,将采集到的数据与实时数据对比,更加精确地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无论是微小的裂纹还是异常的振动,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智能生成的巡检报告,方便电厂管理人员轻松掌握设备运行状况,为电厂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能源生产的核心领域,新建机组锅炉集箱的检查与清理工作一直是困扰业界的难题。炉膛内部空间布局复杂,环境恶劣,人工操作不便,内窥镜设备与普通巡检机器人无法完成集箱的检查清理工作。
在此背景下,山东移动协同国能发电厂,创新打造5G+清理机器人,专门用于锅炉集箱的检查清理。该机器人不仅配备了先进的5G组模,更搭载了高清摄像系统,让操作人员能够清晰直观地掌握集箱内部情况,实现远程控制与数据高速、稳定传输。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器人拥有25KG的强大臂力,能够轻松应对集箱内部的顽固污渍与附着物,实现高效清理。同时,得益于5G技术大宽带、低时延的特性,机器人的控制延迟低至30ms,确保了操作的精准与流畅。
寿光有着丰富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国能发电厂利用当地农林废弃物制成的生物质能源代替煤炭,可以大幅降低氮、硫化物排放,助力环境保护。然而,生物质能粉体的特性却给存储、输送等环节带来了严峻挑战。
面对这些难题,山东移动携手电厂,经过多次现场勘查与深入沟通,精心打造了5G+生物质掺烧系统。该系统集成了5G智慧仓储、5G天平计量、5G风力输送控制三大核心功能,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5G智慧仓储的引入,实现对生物质能粉体存储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智能管理,显著提升了存储安全性。同时,通过5G网络将温湿度、粉体密度等监测数据实时回传至管理平台,为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在计量环节,5G天平计量的应用使得粉体的称量误差减少了40%,确保了生物质能源掺烧的精确性。而5G风力输送控制则实现了对粉体输送过程的远程监控与自动调节,输送效率提升了60%,有效解决了生物质能粉体输送难的问题。
这一系列创新应用的实施,不仅让电厂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工人们的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更实现了煤炭节约利用。在电厂的操作间里,班长小余高兴地说:“5G加持下,我们的工作流程更加高效,环境也变得更加安全和环保了。”
在新技术引领的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山东移动通过一系列5G+AI创新应用的落地实施,助力国能寿光发电厂实现了生产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的飞跃,更在生物质能源利用上迈出了绿色发展的新步伐。乘着国家能源结构转型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东风,山东移动将持续深化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助力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能源生态,为全省的能源产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张頔)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明显提升了监测精度。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人员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顶级规模、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香港目前顶级规模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